logo.jpg

400-968-6178

返回列表

科研那些事 | 同行评议的新方式

来源:《科学家修炼指南》    发布时间: 2019-03-26


审稿人一直是科学共同体中的幕后工作者。他们手握“生杀大权”,但是没人知道他们是谁。现在,他们要走向台前来刷存在感了。本文教给你的是,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做一个不安静的审稿人。


——林墨



同行评议是当前最常用的学术评价方式。关于同行评议,有三个基本观点已被证实且被认同:①与定量指标相比,非结构化的同行评议能在最大程度上接近被评价对象的真实状态;②在利益驱动下,同行评议容易被操纵,因此,定量的评价指标常常被选用,以作为补充或替代;③同行评议的评价方式基本有效,但对于开创性的贡献缺乏鉴别力。


论文审稿人一直是身处科研活动幕后的默默贡献者,他们花费时间和精力评审完一篇稿件,可能最终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留下,更不用说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有更多的回报了。与此同时,大量包含科学价值的审稿意见,也随同它们隐居幕后的创造者,分散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了。评审意见能否成为更有用的科学评价指标,评阅人能否因付出的时间与努力获得实际回报?这些新颖的想法正在一些平台中慢慢变成现实。


同行评议从幕后走向台前的平台


Science 介绍了三种最新的同行评议平台[1]。


Reviewer Recognition Platform


2012 年,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助理教授Simon Gosling 向Elsevier 提出了一个系统设计方案,专门用于追踪科学家撰写的论文评阅意见,以期使他们付出的努力能够有所回报。他的方案得到Elsevier 的重视,直接促成了2014 年Reviewer Recognition Platform(RRP)平台的建立。


在RRP 平台上,每位用户都有自己的个人主页,能够追踪自己5 年之内的评阅记录,而这些信息可以只供自己使用,也可以面向大众公开。在平台上的科学家能够享受各种各样的“福利”,如杰出评阅人的奖章、评阅历史报告、认可证书及Elsevier 在线商店的折扣。这样一来,科学家可以从他们的付出中获得一些有形的回报。


如今,RRP 平台已经包含了超过800 种期刊与40 万份个人主页。该平台可以实现用户手动添加他们的评阅意见,而未来的目标是最终能够自动收录来自Elsevier 旗下所有期刊,乃至非Elsevier 期刊的评阅意见。


Publons


Publons 平台的名称源自科学界的一个玩笑:“Publon”,即能够达到发表要求的最少文字材料。这家创建于2013 年的公司,接受所有期刊的评阅意见,已经拥有超过13 万用户、70 万条评阅意见,涉及2100 种期刊。与RRP相似,研究人员可以在Publons 上张贴自己的个人简介和同行评议记录,这些信息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选择在不同的层级上公开评阅记录,如年份、出版商、期刊、论文标题,甚至评阅意见的全文—这都取决于期刊的政策。


2017 年6 月,Publons 平台被科睿唯安收购。


Peerage of Science


如果说RRP 与Publons 关注的是评阅数量,Peerage of Science 则尝试着将评阅的质量考虑在内,给评阅人打分。科学家可以向Peerage of Science 提供尚未发表的论文手稿,以寻求平台上其他成员的匿名评阅意见。每一位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过同行评议论文的科学家都可以注册Peerage of Science,继而评阅其他人的手稿,只要作者与审稿人满足以下条件即可:来自不同的机构并且在过去3 年内没有合作关系。期刊编辑也可以注册会员,追踪其他作者提交的手稿,并在手稿经过评阅之后审计是否可以发表在期刊上。而作者可以把Peerage of Science 对他们手稿的最终评价提交给期刊,供后者做选择。这一平台设计的好处在于,论文手稿只需由Peerage of Science 评审一次,而不必由多个期刊分别、多次评审。


Peerage of Science 的另一个巧妙设计是,科学家可以匿名评价其他科学家为同一篇论文做出的评阅意见,为这些评语打分,从而显示其评阅质量。


期刊的尝试


Nature Communications 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它们正在做一项尝试:期刊征得作者同意后,公开论文同行评议的内容,旨在评判“公开”是否能让学术活动的评估更可靠、更人人平等。Nature Communications的“公开”实验并不是强制性的,效果似乎不错。2016 年,期刊上60%的作者同意公开同行评议的内容,当然,公开评语时,出于对评审人的保护,需要隐藏评审人的姓名。


有些学术期刊已经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公开同行评议内容的行动,如PeerJ、BMJ 和F1000Research 等。然而,有些学术期刊则拒绝公开同行评议内容,还有些期刊有些犹豫,例如,Nature Communications 虽然正在尝试,但有点像站在冷水游泳池边,用脚点点水,却不肯跳下去[2]。


出版集团的尝试


荷兰的Elsevier 是全球最大的学术出版商之一。2015 年以来,Elsevier公开了旗下一些期刊的不具名同行评议内容,包括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等。其中,33%的主编认为,公开同行评议内容是有效的,因此Elsevier 准备进一步将公开行动推广到更多的期刊。


公开哪些内容?


你可能会问一个问题,到底需要公开哪些内容?有人认为,公开应该指公开评审人姓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即这样做);有人认为,公开应该指公开评语而隐藏评审人姓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基金项目和面上项目的评语只发送给申请人,还没有做到公开);还有人认为,公开应该指将同行评议的整个过程向所有人公开(类似一个开放的论坛)。


支持者与反对者的观点


Callaway 汇集了支持者与反对者的观点[2]。支持者认为,公开同行评议内容的好处很明显,公开是对评审人的监督,出错的时候评审人需要承担责任,同行评议过程会因此更加公平。公开同行评议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评审人的寻租空间,对学术竞争力强的被评审人而言,能够提升脱颖而出的概率。


反对者认为,如果公开同行评议内容,人人都可以不负责任地随意转发,这对评审人是一种伤害。此外,评审人知道评语对大众公开之后,可能会努力避免专业术语,以迎合大众的阅读习惯。这对于学术活动是一种干扰。


参考文献


[1] Ravindran S. 2016. Getting credit for peer review.http://www.sciencemag.org/ careers/2016/


02/getting-credit-peer-review[2016-2-8].


[2] Callaway E. 2016. Open peer review finds more takers.http://www.nature.com/news/ openpeer-


review-finds-more-takers-1.20969[2016-11-10].


法律声明

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

x

法律声明

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

x
x